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耕读一堂 弦歌四野(上) ———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校史研究室 郭淑文

    摘要:流传千古的名篇《陋室铭》中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曾是许多文人雅士所推崇的理想交游境界,然而在近代中国,却有这样一群人并不将之奉为圭臬,他们将目光投向不识一字的白...

  • 图片新闻

    摘要:(上接三版)面探索新型开放合作机制。同时,我们近两年还先后获批国家首批应用数学中心、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智慧建造与运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

放大 缩小 默认

耕读一堂 弦歌四野(上) ———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
校史研究室 郭淑文

   期次:第1436期      查看:132   








  流传千古的名篇《陋室铭》中有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曾是许多文人雅士所推崇的理想交游境界,然而在近代中国,却有这样一群人并不将之奉为圭臬,他们将目光投向不识一字的白丁,在穷乡僻壤勤勤恳恳耕耘着乡村教育。在这群人中有一位先生,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立志要“救百万村寨的穷,化万万农工的愚,争整个民族的脸”,他就是中国乡村教育的先驱黄质夫先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黄质夫,原名同义,以字“质夫”行世。1896年3月6日,黄质夫出生于江苏省仪征县十圩镇。他的祖籍是湖南邵阳,祖父曾在湘军中服役,后移防江苏,退役后定居下来,以耕种为生。黄质夫幼时家境并不富裕,父亲除耕种外,早年做过瓦木工、修船工,后来在十二圩街上开一间茶水炉,藉以贴补家用。
  尽管祖父辈没有机会读书,但却并不希望子弟仍做文盲白丁,因此十分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竭尽所能将他们送入学堂接受教育。黄质夫幼时曾接受了四年的私塾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国文基础。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二圩扬子总栈创办了全县第一所新式学校,黄质夫的父亲不顾坊间蜚语,报名让儿子进入小学堂读书,使黄质夫相继读完了五年制的初等小学和四年制高等小学。黄质夫学习极其勤奋,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故而每每都能得到学校的奖金资助。1913年,17岁的黄质夫以榜首的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扬州),成为校长任孟闲的高足。师范学校虽然不收学费,免费供给膳食,但是为筹措保证金及置办行装,家里还是借了债。黄质夫深深体会到穷人家孩子上学的艰难,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每学期成绩均为甲等,毕业考试成绩为全年级之冠。
  1915年,在距离扬州不远的南京成立了一所以培育师资为己任的高等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这使得迫切希望提升自身识见能力的黄质夫十分向往,然而由于家境不甚宽裕,黄质夫再三思索,决定毕业后先行留在“五师”附属小学任教,以待来日再续青云之志。
  
益友良师,东南立志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以后,崇尚科学,融合中西,革故鼎新,广延留学欧美师资,江南学子慕名来求,校誉鹊起,气象一新。1920年,当黄质夫带着积蓄来南京报考的时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已在校长江谦、郭秉文及南高先贤刘伯明、陶行知的努力擘画之下,开设了文理科、国文、体育、工艺、商业、农业、英文、教育八科,突破了师范的界限,寓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实科教育于一体,初具综合大学雏形。
  早年目睹了中国农村的经济凋敝与民不聊生,黄质夫心中深受触动,已经24岁的他顺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农艺系,期冀以农业生产的提高实现中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足。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称国立东南大学)学习期间,黄质夫结识了陶行知、陈鹤琴这样一群与他一样有志于教育救国的良师益友。
  1917年陶行知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毕业归国后,即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聘担任教授,后兼教育科主任。任教期间,陶行知深入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1923年,陶行知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受之影响,黄质夫逐渐认识到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浅层次的技术进步并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使数以亿计的贫苦百姓真知真觉。深受触动的黄质夫有感孙中山先生所言先知先觉者的责任,立志要办乡村教育以救穷,培育大批“既有知识又能实干的乡村教师”,以唤醒后知之民众。1924年,黄质夫从东南大学毕业后不久,即应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之聘,到苏北高邮市界首镇创办界首乡村师范学校,这是中国率先创办的第一批乡村师范中的一所,也是较为出色的一所,从此黄质夫开始了献身乡村师范教育事业的生涯。
  
树人树木,且耕且读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实行大学区制,江苏省立第四师范栖霞乡村分校并入江苏省立南京中学,黄质夫应“南中”校长邰爽秋之邀,重新返回南京,出任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栖霞乡村师范科主任,继续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同年,陶行知在南京北郊创办了著名的晓庄师范,主张“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而黄质夫则创栖霞乡村师范于栖霞,主张“教、学、做合一”,“教育与劳动结合”。二人旨趣相近,故世之称道晓庄者,亦必称栖霞。
  黄质夫调任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现南京市栖霞中学)之初,学校设施损坏多,屋破墙颓,荒草塞途。黄质夫接事不久即组织师生参加盖房、修路、植树、开辟生产园地,自己动手建设学校,苦心擘划,精打细算,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事情。他带头苦干实干,去江边运木料,和师生一起修筑道路,抬土、运石、拉石磙压土等都是顶班作业,双肩压肿了也不休息。在改善办学物质条件的同时,他更注重学校“软件”的建设,选聘优秀教师,修订教学课程,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严格训练,努力探索乡村教育的新路。
  经过数年苦心经营,栖霞乡村师范学校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教室、礼堂、自然科学馆、农业研究室、理化器械室、图书馆、师生宿舍等均初具规模。教师队伍人才济济,聘请的教师均为著名教育家和学者。学校设有学习基地,有农场、林场、各种工场。学生们参加农事、园艺、饲养、建筑、缝纫等生产劳动,手脑并用,增长才干。学校还举办各种社会事业,为乡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如举办民众学校,组织农民读书识字;举办民众茶社,“提倡正当娱乐,指导休闲生活”;成立农友社,研讨、改进农事,提倡植树栽桑,介绍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等;办起了医院、产院,免费为乡民诊治;还办理抵押贷款。
  由于学校办得出色,许多著名人士如梁漱溟、黄炎培、马寅初、陶行知、郭秉文、陈立夫等相继到那里考察、演讲,全国各地不少学校、教育机构派人前去参观。有时人称赞“栖霞乡村师范教育独树一帜,它的开拓创新和成果,是同类学校中的佼佼者”。
  黄质夫秉性耿直,不惧邪恶,素有“黄野人”之称。1930年,国民党反动当局镇压进步人士,晓庄师范被查封,一些进步学生被逮捕,学校负责人陶行知受到通缉,燕子矶小学校长丁超被捕后遭到残酷刑讯。黄质夫被国民党江宁县党部以学生中有反动嫌疑找去“谈话”,他慷慨陈词,据理直言,县党部找不到把柄,只得草草收场。不久后,南京中学负责人托词栖霞乡师管教不严,要求校长引咎辞职,迫以行政手段将黄质夫调离,并派员去学校接收,他不得已被迫离开栖霞乡师。黄质夫离校后发表了《为南京中学栖霞乡村师范事告远近乡教同志书》,书中诉述脱离“朝斯夕斯,寝斯食斯”的栖师,“非忘情于乡村教育而去也,亦非不顾事业而去也,乃因环顾现时之是非颠倒,黑白混淆,不得已而去职也”,自己“身体虽去,而精神上终不能忘也”。
  1931年8月,黄质夫辞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推广处主任的职务,应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张道藩的聘请,担任浙江省立湘湖乡村师范学校校长。虽然掌校时间仅8月有余,但黄质夫增建新校舍,选聘新教师,增设简师班,增收近百名新生,使得学校发展欣欣向荣。1932年,黄质夫获遇机会再次返回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继续担任校长。(未完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1021次访问,全刊已有1443385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