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画六朝松】之二十九 番歌共舞西北行 ———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师、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孙宗慰先生 尹 文

   期次:第1339期      查看:15   


孙宗慰先生油画自画像


《藏族人民歌舞图》油画(1943 年作)


  孙宗慰先生是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新庄乡孙家堂人,孙氏第七十六代传人,孙武、孙权之后代。1933年,高中毕业后的孙宗慰任教于南京市莲花桥小学,1934年,22岁的孙宗慰先生考取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学系,次年随吕斯百、张安治等先生赴庐山、杭州写生。1936年张大千先生在中央大学艺术系兼课教授中国画,暑期带领孙宗慰等人赴黄山写生,在徐悲鸿、张大千的影响下,孙宗慰兼擅油画与中国画。
  孙宗慰先生是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央大学西迁重庆。1938年7月,毕业之际的孙宗慰先生参加由吴作人等先生发起的“国立中央大学抗敌画会战地写生团”,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副司令长官李品仙将军为此开具军用证明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开具军用证明书为通行证,赴第五战区前线宣传抗日,同行有吴作人、陈晓南、文金扬、沙季同等人,临行前他们以自己的小像赠别,在奔赴前线的途中,沿途画了大量速写,在汉口停留期间创作了《日寇暴行》等宣传画,奔赴河南璜川前线写生。
  随着国民政府西迁,艺术家云集西北,开始表现西北人民的生活,孙宗慰先生是20世纪最早到西北感受少数民族生活、表现西北地区人文风貌的艺术家之一。1941年,张大千先生计划赴敦煌考察,经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吕斯百先生的推荐,孙宗慰劳作为张大千先生的助手,经成都、西安到兰州与张大千一行会合,然后经甘肃武威抵达敦煌千佛洞,参加了张大千先生敦煌壁画保护与临摹活动,对敦煌艺术进行系统研究。张大千先生得到孙宗慰先生这样的得力助手非常高兴,同年,国民政府要员、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到敦煌考察,孙宗慰全程陪同参观敦煌石窟,并且介绍敦煌壁画,向于右任先生提议应该由政府对敦煌壁画进行保护管理,于右任先生回重庆以后特批了一笔专用资金,用于建立敦煌艺术研究院,开启了敦煌石窟艺术保护工作的先河。
  在敦煌的一年多时间里,孙宗慰整理了大量的石窟,对石窟进行编号,并且画从小样,临摹石窟壁画,保存至今的石窟小样已经编到一百七八十个洞窟,并且作了著录,详细加以说明。1942年1月,孙宗慰离开敦煌千佛洞,随张大千至榆林窟、西千佛洞等地考察。元宵节前与张大千赶赴青海塔尔寺参加庙会,画了大量的速写。并且开始用中国画材料与形式描绘蒙古族、藏族人民的生活,创作《蒙藏人民生活系列图》。当时交通不便,在往返敦煌与西北期间,有时步行,有时骑骆驼,与牧民一起走了两个多月,由于生活不方便,孙宗慰先生留起了胡子,作自画像《塞上行》,画家头戴毡帽,手执牧鞭。还有一幅在石窟外的自画像,寓意是敦煌艺术的看门人。
  在青海塔尔寺,孙宗慰先生为张大千整理画稿,收集寺庙建筑的装饰纹样。工作之余,向喇嘛僧人学习制作画布、颜料,画法步骤和装裱等藏族壁画的独特技法。从青海回到兰州以后,张大千在酒泉为孙宗慰先生书诗一首赠别:“异代共戈地,行人说善州。九秋方割麦,六月或披裘。台见乌孙壮,城摧复将愁。只今和五族,随处起番歌。宗慰仁弟同游也,越月来酒泉,为书之即正”。对于这段生活,在“文革”时期孙宗慰的检查中有这样一段话:“敦煌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敦煌壁画的研究和保护应是政府行为,大千先生以一己之力研究敦煌壁画,我愿助一臂之力。”对于保护敦煌艺术付出的艺术劳动和受到的误解与批判无怨无悔。
  1942年9月,孙宗慰结束敦煌考察,回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任教以后,在重庆磐溪,梅健鹰、宗其香、俞云阶、陈志华、谭勇等是其得意门生。同年10月,徐悲鸿受中英庚款董事会委托,开始筹建中国美术院。徐悲鸿看到孙宗慰在大西北画的大量速写与油画作品以后,当即聘其为副研究员。并且写道:“尚我青年均有远大企图,高志趣者应勿恋恋于乡帮一隅,虽艺术家亦以开拓胸襟眼界为当务之急,宗慰为其先驱者之一,吾寄其愿望焉。”1943年孙宗慰先生协助徐悲鸿筹办中国美术院展览,在重庆公开展出,参加展览的画家有孙宗慰、李瑞年、冯法祀、陈晓南、张安治、费成武、黄养辉、张蒨英等人。并且参加民国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油画《蒙藏妇女舞蹈》、《塔尔寺庙会》,中国画《藏族歌舞》、《梵王赴会图》入选,由教育部选送出国巡回展览。1944年在重庆举办“孙宗慰西北写生画展”,徐悲鸿、傅抱石等人撰文肯定其艺术道路。徐悲鸿以“尊德性,道学问、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平生服膺之语勉励孙宗慰。吕凤子先生作“大道垂杨勒归骑”书法作品赠孙宗慰。
  1946年,由于通货膨胀,经济恶化,中国美术院经费短缺,徐悲鸿先生接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原重庆中国美术院的研究人员都由北平艺专聘为教员。孙宗慰为副教授,担任素描教学工作。1950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54年与吴作人、李宗津、艾中信等人创作《北京十二景组画》,孙宗慰画其中的《故宫午门》,为外贸部赴东欧展览会创作油画《西藏解放》;为民族访问团回报展,创作油画《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并且与吴作人合写《麦积山洞窟研究》。1955年艺术院校调整,孙宗慰到干部学校学习后转任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
  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孙宗慰先生于1958年病休,1961年进行胃切除手术,1967年感染肺结核,“文革”期间遭受迫害,作品与文献资料损失巨大,1970年以抱病之躯下放天津农村张贵庄劳动改造,1979年病逝,享年67岁。
  1983年3月24日,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九三学社在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举办“孙宗慰遗作展”,198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孙宗慰画选》。1998年台湾雅逸艺术中心主办“孙宗慰作品展”,出版精美画集。2000年北京国际艺苑举办“孙宗慰作品展”。2009年“翰艺术空间”举办“穿越与潜行———孙宗慰艺术作品展”,展出《蒙藏人民生活图》系列等作品。2013年7月5日,中国美术馆建馆50周年之际,“宋步云、孙宗慰、陈烟桥三人作品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作为中国画家用油画、国画表现中国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第一人,孙宗慰先生之子孙景年先生代表家属将组画《蒙藏人民生活系列图》捐赠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的永久收藏。
  【校友辞典】孙宗慰(1912.7.29—1979.5.21)江苏省常熟县(现常熟市)新庄乡孙家堂人,孙氏第七十六代传人,孙武、孙权之后代。1934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师、中国美术学院副研究员,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戏剧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051次访问,全刊已有1437654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