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片新闻

   期次:第1372期      查看:60   


  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陈万年教育部当时有四大工学院,大连工学院、华中工学院、南京工学院,还有一个华南工学院,其他三所都改为理工大学,我们从校史来看,1921年曾经叫国立东南大学,所以我们就坚持改为东南大学,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我们一再坚持,加上韦校长积极努力,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工学院正式更名为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原校长陈笃信30年的实践证明,复更名以来,我校的多数工科技术在国内高校处于前列,其他的原有学科得到加强,也新建了一些学科。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和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学科体系比较,我们的学科发展还存在着不平衡,一些学科需要提高水平,一些重要的学科需要建设。另外如何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如何发挥学科交叉互补来提高我们的水平,仍然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其中的关键在于人才。
  东南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广银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学校复更名30周年。复更名的30年,是跟改革开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高等教育,包括我们东南大学在内,总是跟国家、社会、时代同频共振,跟时代、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改革开放的40年,也同样是我们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40年。复更名一方面继承了办学的优良传统,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我校从单一型的工科院校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转变,向研究型大学转变。
  东南大学原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树林作为曾经领导班子的一员,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历程中,不仅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经历者、参与者,也是重要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回顾那些青春的经历,自己有几点感悟和体会:第一,审时度势、抢抓发展机遇至关重要;第二,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关心;第三,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关键。
  东南大学原校长助理、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赵瑞林东南大学从四牌楼到泰山新村,又从泰山新村到九龙湖,从211、985到双一流,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家民族振兴,为江苏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东大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道镛教授改革开放40周年和学校复更名30周年,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改革开放催生了学校的复更名,而复更名后的东南大学又是我们透视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的沧桑巨变,以及改革开放对我们东大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在我个人的生命周期中,有近半生在改革开放中度过,而且改革开放后的这40年又是在东大度过的。
  交通学院邓学钧教授说到改革开放40年,学校复更名30年这样一件大事,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不但亲眼看到了党和国家的腾飞,以及东大飞跃式的发展,也亲自参加了交通学院的建设发展:1984年自发提出专业改造更新的计划,1987年成立研究所,1989年成立交通运输工程系,1995年成立交通学院,现在交通学院在全国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曾在学科评比中连续五次评为全国第一。这次在双一流建设的名单里,东南大学成为双一流建设大学,交通运输学科是双一流的学科之一。
  艺术学院凌继尧教授我校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是我校发展洪流中的一朵浪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从1994年白手起家,我们的学科一路过关斩将,很快获得全国第一家艺术学博士点和首批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2007年获得全国唯一的艺术学国家重点学科。20多年来,我们经历过奋斗的喜悦,也经历过挫折的烦恼。由于历届校领导的正确决策、精准指导和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学科发展历经风雨,终于迎来了彩虹。
  原高教所所长程明熙我们期待东大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之时,那是我们人生最幸福之时,我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坚持人才强校,下功夫培养创新人才,在我国能够出现一大批东大的领军人物。我用这几句话表达愿望“东风扬帆启航,南工余韵松下,大师荟萃竞放,学用止于至善,明理大学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更新换代有人,美梦定然成真,好评后人诉说”,第一个字连起来“东南大学的明天更美好”!
  原党办主任时巨涛30年前,我正好是在校办做秘书,有幸经历了学校复更名的全过程,其实更名不像现在讲起来这么简单、这么容易。回顾改革开放40年以及回顾复更名30年,可以非常深刻地感受到,一个重要的决策,尤其是在关键时候的一个决策,会对后世产生多大的影响,在当时是看不清楚的,几年、几十年以后会看得清楚,我觉得复更名就是非常典型的,我们现在讨论的改革开放和复更名,奠定了我们学校的制度基础和人才基础。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忠泽东南大学从南工向东大,由工科向综合性大学转变过程中间,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东南大学学习和工作。我自己所在的这个学科叫生物医学工程,当时是韦校长在推动东南大学由工科向综合性大学转变一个很重要的举措,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这个学科依托了东南大学强势工科的优势和背景,推动了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校长助理、医学院院长刘乃丰我校的医学教育可以从1935年建立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开始,历史上几经变迁。从1978年改革开放的40年,医学教育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初是以本科教育为主,后来逐步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最快的这一段时间,是要从2000年四校合并,组建了新的东南大学开始,医学教育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向前发展。
  成贤学院党委书记徐悦我在2000年四校合并以后也经历了学校的五个部门,曾经在教务处工作了十年,亲身参与组织了本科教学的若干项工作,配合诸多老师做了一些服务工作和探索,见证了东南大学本科教学在以往良好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始终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我现在的岗位是成贤学院的党委书记,我们决定带领成贤的全体师生员工立足岗位、努力奋斗,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使得成贤学院的发展和东南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始终同向同行。
  人文学院院长王珏现在东大的文科有七个院系,其中有六个长江学者,有艺术学的一级学科,我所在的人文学院哲学学科,因为是一个大的老的学科,除了有八所在全国进入A类学科之外,和同类工科当中,我们和浙大、清华、华中科技大学并列B+,这个成绩的取得固然有文科人自己的努力,但是我想和东大复更名,以及东大复更名之后领导们的支持,包括政策的倾斜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个人也是代表学院,代表文科表达感谢。
  一级作家王振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家的考试季,一家五口,全靠母亲一人勉力供应,父亲与他的三个儿子都得以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观,也是从我们这普通平凡的人家折射出时代的巨变,历史的更迭。三十年如云烟过眼,我们都年近半百,虽不显达煊赫,但立足本职,奉献社会,兢兢业业,坦荡磊落。我们感恩母校的栽培与包容,感恩师长们的教诲。
  江苏东恒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全胜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自己处于管理岗位之后更觉得当年的校领导高瞻远瞩,复更名意味着要自加压力,全面发展。不管是南京工学院还是东南大学,它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地铭刻我们心中,那就是工程师的品质:严谨自学、一丝不苟。虽然我现在已不在第一线管理,但只要一到项目,总有一种纠错的力量支配着我,不放过一个细节,力求完美,这就是母校文化传承的力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6097次访问,全刊已有1437805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