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笔墨之下有坚守

    摘要:2019年初,由校党委宣传部和教师工作部共同开展“身边的榜样”寻访活动启动,《东南大学报》记者团的学生们纷纷投身加入“身边的榜样”寻访报道团队,他们接到采访任务后在指导老师...

  • 致新闻幕后的人

    摘要:2020年11月8日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五个节日是我国现有的五个行业性节日。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

  • 2020年“爱上图书馆”迎新季

    你有一封来自未来的信,请查收!
    ———校图书馆推出“时光·图书馆”活动

    摘要:书信自古就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有“见字如面”的亲切感。随着社会发展,出现更多通讯方式,传统书信的应用逐渐减少。假如让你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你会对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墨之下有坚守

   期次:第1438期   作者:潘欣雅   查看:119   


2019年初,由校党委宣传部和教师工作部共同开展“身边的榜样”寻访活动启动,《东南大学报》记者团的学生们纷纷投身加入“身边的榜样”寻访报道团队,他们接到采访任务后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前期充分收集资料、深入细致地采访以及对文字的反复打磨创作出多篇“身边的榜样”报道稿。陆续发表刊登在《东南大学报》、东南大学官网、官微等媒体平台。一年多来,数学学院张小向、物理学院吕俊鹏、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潘树国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蒋卫祥等二十多位教师们的榜样事迹通过广泛的宣传为大家所熟悉,他们以榜样的力量在东南大学里营造出学习好榜样、勇担新使命的校园氛围。

报道背后,对于第一次参加大型采访活动的同学们来说,在采写的过程中,总有些经历,让他们获益匪浅,或是难以忘怀……

 

攻坚克难 掌握一手资料

采写前的第一步,是了解受访者的各种资料。在对接化学化工学院吴敏老师小组的潘欣雅看来,第一步就显得艰难:“刚刚入校的我是文科学生,对理科专业方面可以说一窍不通。吴敏老师的课题却都是高精尖技术,所以就看得云里雾里。当时查资料,看到十几个字那么长的一个论文题目,光题目就看不懂,一下子就呆住了。”面对吴老师浩瀚又专业的研究成果,潘欣雅选择了硬着头皮啃。“当时看很多论文、资料,还有一些相关的宣传材料,各处搜集来的。有的能理解,有的就仅仅是记住。”她说。

潘欣雅认为,对一名记者来说,掌握受访者的资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所有后续的步骤都建立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她说:“你不把资料收集全了,你就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着手,要写几个部分,要重点挖掘哪些内容。我们查资料过程中,发现吴老师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喜欢旅游、摄影,这就是一个可用的点。”除此之外,她认为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资料的更新程度。“有时候,我们找到的资料都是几年前的旧稿,这就不行。”因为老师也是随时有变化、有进步的。

全面着手 汇集要点细节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对接信息学院蒋卫祥老师小组的刘雅璇的采访过程,应该是“全面”。为每个人“量身打造”一份问题大纲,是一件很需要逻辑和耐力的事情。但采访,却是比这更需要耐心和仔细。

采访前,刘雅璇所在小组做的问题大纲有好几份,每份都很长。“我们选定的采访人,除了蒋老师,还有他的亲朋好友和几位学生。”刘雅璇回忆。之所以选择了众多的采访对象是为了从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蒋老师,才能把一个真实的、立体的他塑造出来。”

“第一次进行这么大型的采访,其实有些紧张。”刘雅璇说。刚刚加入记者团就要进行多次连续而整体的采访,写一篇大稿子,她的心情很复杂。“虽然前期我们查了很多资料,也调整了好几次问题大纲还是有把握的。但是真正面对受访者的时候,心情还是会忐忑。”

“采访之前没人知道受访者到底会说什么,所以很多东西看似准备充分却又没法准备。”刘雅璇这样形容。采访最重要的两点,一是随机应变,二是善于挖掘。在采访中,也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小细节。采访蒋老师的时候,刘雅璇发现他想要自己去西藏玩,还喜欢写散文,打算退休以后开始创作自己的文章。“感觉老师一下子就变得很活泼很真实了,给我的印象很深。”采访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对照补充,不漏掉可写的要点和细节,确认可以用在稿件中的观点和事例。此时,虽未动笔,整篇文章应从何落凿,轮廓已现。

千锤百炼 方得完备之稿

万事俱备,最后就要下笔了。写稿或许与平常想象不同,并非材料的简单串联整合,而是一关一窍都要精雕细琢。通常来说,一篇稿件分为三个部分:开篇、主体和结语,而主体又分为三个互相并列或者层层递进的小部分。“我们一开始三个同学分别写三部分,关于老师的教学、科研和生活。”对接仪科学院潘树国老师的张萌说,“先由我把框架理出来,然后组内商量,再给老师核对过后,写了第一版初稿。”

“我觉得还行,但是指导老师说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完善。”张萌说。初稿的完成并不是写稿的结束,而是无数次修稿的开端。张萌和组员先后反复修改了十余次却依然不满意。“那个开头,我们先用曾国藩的名言,又换成叙述,改来改去,却始终没有找到一眼惊艳的感觉。”张萌感到很挫败。转机在不久后到来。临近见报,张萌获得了新的素材:“指导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材料,是刚刚发生的关于潘老师带领的一个关于珠峰测量的项目的。我当时就想,这个最新科研成果可以当开头,吸引力会更强,然后我就这么试了。”果然,经过修改之后,文章更加增色。

除此之外,对整篇文章的写作,张萌和组员也反复琢磨。“一遍一遍改。”张萌说。“其实有一点烦,因为改来改去好像总还是有各种问题。但是每次修改都有收获。”大到段落安排、词句排布,小到标点符号,一遍遍修改,一点点完善。在每一遍阅读和每一笔修改中,这篇文章愈发精致流利。组内打磨暂时告一段落,张萌又将文章发给每一位受访者阅读,“从被写者的视角发现问题”,看看有无理解错误或者词不达意的地方,再经修改,再发给老师看。

千般打磨,万般锤炼,终于,文章通过了老师的审核!“特别高兴!”张萌感慨。“费尽心力去完成一项作品,很累,但是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新闻稿的写作就是这样,需要千锤百炼,日夜精修,用最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受访者和文章,才能创作出无可挑剔的作品。这一路,疲惫却快乐。

我们刚刚入门记者,资历尚浅,笔力有限;但是,却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守,去记录,去探寻,去创作,去展现世情、描绘人物、表达态度。从过去到未来,《东南大学报》记者团始终坚持“敏锐、深刻”的新闻挖掘精神和“求实、创新”的热点探索精神,眼中有火、心中有冰,笔下有担当、胸中有抱负,秉持着新闻人的骄傲不断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5931次访问,全刊已有1437701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