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

报刊:《东南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之我见

从“基础性”到“决定性”: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再定位

经济管理学院 胡汉辉

   期次:第1236期      查看:24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承载着新一届中央领导的集体智慧,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迫切希望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愿望,是中国下一阶段深化改革的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投身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和进军号角。
  自十一大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通常都会在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方面作出重大决定,体现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战略部署。此次全会公报中59次提到“改革”,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改革决心和勇气,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勇于担当的气魄和高明卓越的远见。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经济改革的实际进程。此次《决定》清晰地提出了以“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领域的改革主线,基本经济制度、市场体系、财税金融、宏观调控等经济领域的其他改革都要围绕这一主线来展开和推进,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突破。我认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来全面深化改革,发挥其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完全合乎我国目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现状,抓住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市场作用的重新和准确定位。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后,只要坚持和继续以改革促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迟早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现在中央高瞻远瞩,科学判断这一历史性时点已经来临,精辟地揭示了其核心问题是进一步通过国家治理框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随着这一重大理论突破,这一回归本源的重大改革举措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我国的发展争取一个极可能再持续二十年的改革红利期,助推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央现在揭示这一历史性时点的存在性有其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我们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的二十多年间,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急需解决、影响发展的问题。例如市场秩序缺乏规范,以非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不时发生;生产要素发展滞后,要素闲置与要素需求无法满足现象并存;市场规则不能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落后产能未能及时淘汰、结构调整仍需持续推动等。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尚未明确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使得各级政府有可能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过多地进行不当干预、较少甚至缺位有效的监管。以产能过剩为例,往往是诸如钢铁、太阳能、造船等政府在一段时间内格外感兴趣的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电器、轻纺等行业的产能过剩程度相对较轻。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政府及其他力量对资源配置的过度影响,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决定性配置功能。
  一般而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往往是有效配置,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经济体制的改革迟早要走向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加大市场作用的力度、程度和深度的方向。《决定》将原先定位于让市场起基础性作用提升为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两字之改抓住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根本、最深层次的问题。“决定性作用”意味着在未来的资源配置中,虽然可以允许多种力量影响或引导资源配置,但最终“决定者”是市场。这是基于二十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所作出的、有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未来方向的科学判断。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进而能够激发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从这一意义上看,市场对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将不仅对企业等资源使用单位的经营行为具有利润性约束,而且对资源的使用者产生高效利用和技术创新的正向激励。使得我国的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实现产品的升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方式的转型。从而更加重视知识的价值、人才的价值、资源的价值和环境的价值,实现企业和消费者的双惠,从而实现市场的持续繁荣;实现企业和环境的友好,从而实现生态的有效保护;实现企业和人的共赢,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当然,在我们欢呼取得“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认识突破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理论固然可以给实践以明确的指导,但理论毕竟还不是实践本身,更不是现成的行为结果。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前无古人的探索。例如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释放资本潜力:因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首先体现在对资本的配置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价格决定机制,发挥市场作用:因为落实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健全市场导向:因为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程度,需要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和教育项目的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机制;要进一步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因为矿产资源和土地、水等资源的价格应当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
  总之,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势必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从中国科学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采取有效对策。不能照搬一个理论、一个模式,而要坚持一切改革都要经过试验的原则,从不断摸索中找到符合我国实际的办法,把政府引导和市场作为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的预期发展。
  作为高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清醒地估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可能的冲击。对于这样一个或许可以承认其“产业”地位但至少目前还不宜“产业化”的社会功能性部门,我们还有不少理论问题需要探索,许多实践问题需要尝试,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毕竟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敌人,我们常常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和自己的无知、短见和习惯做斗争。
  好在理论已经突破、道路已经指明。有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只要努力,我们终将取得胜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4545次访问,全刊已有14381685次访问